编者按:
黄海之滨,有岛曰青,瓦红树绿,海碧天蓝。在这早春三月,莺飞草长之际,五彩缤纷,春意盎然的青岛,迎来了同样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眼科盛会——2018中国眼底病论坛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史无前例的众星璀璨,紧扣时代脉搏的前沿声音,承接以往的光辉足迹,开启未来的华彩乐章。一场场扣人心弦的精彩讲演,传递着新时代的声音,在此盛会之际,我们特别荣幸地专访了本次大会主席许迅教授,来听听许教授对大会有哪些寄语吧!
—知己有海内,嘉宾自五洲
本届大会,众多眼底病专家学者以及许多相关领域的前沿专家相聚青岛,规模空前,在气势恢宏的主会场之外另设了分会场,会议的版块更多达十余个,由眼底病放射延伸的其他相关领域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许迅教授表示,近来眼底病领域发展飞速,不仅在眼底手术方面快速进展,在眼底内科的诊疗以及眼底影像学上,也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进步。除了眼底病学科本身的进步和发展以外,很多新技术,新思维在眼底病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包括干细胞技术,基因治疗,以及最近在医疗领域方兴未艾的人工视觉,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等等。
在各方面技术进步的大背景之下,眼底病诊疗也在和这些技术的融合当中进一步发展。这次大会为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讨论开拓提供了大平台,思维的碰撞为将来走向何处打开了新的思路。这不仅是走在前沿的专家的要求,更是广大的医生同道共同的需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眼底病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有更广阔的外延。从不同的角度和相关领域,有更多精彩的风景。高度近视眼底病部分相比于眼底病大会的历程,是一个年轻的版块。许教授表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筛查和早期诊治得到有效的控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随着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的问世得到有效治疗之后,我国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眼科界的重视。通过设立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版块,提醒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尤其是眼底病医生应更加重视高度近视引起的问题,不仅针对病理性近视的眼底病变,同时也着眼于近视眼的防控和治疗,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认识这一疾病,也希望通过更多方面了解疾病,最终“治未病”,使中国的近视也得到有力的防控。
—“崂山”论剑,鸣锣激辩
谈到会议规模,许教授表示,相比于越来越大的会议规模,更加令人欣慰的是更多的医生参与到眼底病论坛这个学术交流,思想交锋,观点切磋的难得平台,包括国际的知名专家,也能通过大会进行深入的交流,这对于中国乃至国际眼底病学界的交流发展都是十分难得的。
大会还给青年医生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舞台,许教授说,由专家团为大会精选的发言文章,可谓慎之又慎,今年更有病例讨论版块,通过一个个病例,希望青年眼科医生更多的启示,还新增了辩论比赛,也是希望年轻眼科医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提供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
年轻医生是眼底病的未来,也是眼科的未来,眼底病学组致力于青年医生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通过大会给青年人提供更大、更新、更多角度的平台,期望青年眼科医生早日成长为大专家,这也是许教授和所有眼底病专家们的殷殷期待。
—守望曾经,展望未来
2018中国眼底病论坛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守望过去,看看来时的路,从人类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看到视网膜的那一刻,到现在可以用计算机人工智能诊断眼底疾患,一路走来得益于无数眼底病专家学者的探索与付出,也得益于紧扣时代的一个个技术突破与理论创新,还得益于每个青年医生的热忱兴趣与执着追求。展望未来,或许在一行行计算机代码当中,或许在一段段人工智能叹为观止的应答当中,无论科技走向如何,眼底病的未来一定在这广阔的探讨和严谨而活跃的思辨当中。未来,我们一同期待!
许迅教授简介
许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同时兼任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执行主任及上海市眼科医院执行院长;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上海市卫生计生委重中之重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眼科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系首届主任;担任上海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全国眼底病学组组长。曾入选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获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及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计划等。多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教育部科技奖,所带领的团队荣获200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当选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被命名为上海市首批“上海工匠”,同时被授予“上海五一劳动奖章”。
(文章来源:惟视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