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23日,2019中国眼底病论坛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Retina China 2019)在沪召开,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执行主任许迅教授出任大会主席。会议由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主办,是中国眼底病领域一年一度的传统学术盛会。
大会开幕式过后,许迅教授接受《国际眼科时讯》专访。许迅教授指出,本次大会AI(人工智能)、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的话题更受大家重视,相关投稿非常踊跃,我们也能借此机会与交叉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最新的相关学术内容。
AI技术助力高度近视眼底病变防控
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近视防控已是举国关注的大事。
许迅教授指出,阻止高度近视眼致盲的关键在于尽早预防其眼底并发症,目前关于高度近视眼的眼底病变,比如危险因素和演变规律等我们所知甚少,AI技术的应用将帮助我们对眼底病变进行自动提取和定量分析,有助于长期随访,提高对高度近视的认识。
AI角色定位:不是替身,而是助手
在很多影视作品包括最近热门电影《流浪地球》中,都有关于“AI违背人类意志做决定”的情节,那么在眼科领域AI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许迅教授认为,AI是大势所趋,其带来的变革是我们尚无法预见到的,我们应该抱着了解和学习的心态去对待新生事物。
关于AI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许迅教授介绍道,目前很多眼科专家对AI在疾病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有一定质疑,且我国医师法也还没有认可智能机器人代替医师作出诊断。但不可否认的是AI在眼科研究、诊断和随访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并努力用于工作实践当中,进一步探索更多潜在的奥秘。
上海正进一步落实全国近视防控策略
上海属于超大型城市,上海市政府十分重视青少年近视问题。谈及上海近视普查工作时,许迅教授指出,早在50年代末期,第一套眼保健操出自于上海,而在2018年第一支《爱眼歌》也出自于上海,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推广播放。
近年来,上海市开始了青少年近视普查工作,了解到的近视患病情况触目惊心:在中国仅次于香港,在全球仅次于新加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采用了户外干预来研究近视防控,发现在试点学校户外干预效果明显。但是在放学后、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很多孩子又都在家中学习,这也是影响近视防控工作的现实问题。
上海近视普查工作全程做到了科学化管理、信息化介入,其工作方法在国内外同行评议中受到广泛认可。目前卫生健康委在全国推行的近视普查工作中,很多地方都参考了“上海模式”,因为这个“模式”已经完成了上海基线调查,成熟实用。
据悉,本次大会一如既往邀请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到会,就眼底病、其他眼科和视觉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做专题报告。全国眼科工作者踊跃投稿参会,大会还从稿件中遴选创新性强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和手术视频进行发言、展示、交流。同时,大会还举办规模宏大的眼科医疗器械药品展览会,让参会人员一饱眼福。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部分专家代表参会交流,与来自国内外眼科专家共同分享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探讨眼底病领域的今日与未来。(供稿:党委办公室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