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湿热的夏季也是这个病流行季!这些人、这些事更不能忽视!传播力超强!
时间:2004-08-15来源:新民晚报点击数:146次


40岁出头的尚明(化名)正值事业高峰,平时应酬不少,加班熬夜更是家常便饭。最近他的身体亮起了“红灯”,感冒发烧了几天,双眼也变成了鲜红的“兔子眼”,又红又肿。到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就诊,医生诊断尚明患上了“红眼病”。所幸他及时就医治疗,医生指导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周围人没有感染。

 

高温时不时杀个回马枪,湿热的夏秋季,正是“红眼病”的流行季节。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红眼病”一直处于低发状态,不过却越来越多“盯上”因睡眠不足等造成免疫力低下人群,此外,即将开学的学生、“键盘族”“手机族”也要多加防范。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眼科副主任医师汤淳介绍说:

 

“红眼病”是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眼睛发红、结膜充血(或出血)、分泌物增多的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结膜炎的统称。

 

其中由新型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24型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属于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是最易传播、发病症状最严重的一种“红眼病”。它的传染性非常强,曾在世界各地多次发生地区性流行。

 

据介绍,每年6-9月份是“红眼病”高发季节。随着上海市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体系的健全与完善,2003年至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一直处于低发状态。今年正遇到高温酷暑,防“红”仍然不能大意。汤淳医生说,湿热的天气,加上使用空调导致室内通风不畅,这些条件都有利于细菌病毒繁殖,所以市民更不能疏于防范。

 

这些人要注意!!!


汤淳医生介绍说,过去发病人群多以儿童、学生、农民工为主,从最近几年她接触过的病例来看,忙于工作经常睡眠不足的中年人,使用办公室鼠标、键盘等公共用品的“上班族”得“红眼病”的比例在增加。

 

“经常加班劳累、睡眠不足,或是经常外出应酬,都使得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病毒感染,一些人在病毒性感冒之后会患上自发性‘红眼病’。”

 

汤淳医生表示,因为“红眼病”传染性极强,蔓延起来很快,一人得病,往往在家庭中快速传播,不分男女老幼均可感染。

 

 

“最近几年我们也发现,部分患者一旦发病,病情就相对较重,甚至对视力造成永久性的伤害。”汤淳医生提醒,多数情况来说,“红眼病”1-2周可自然痊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轻度病变的患者,角膜不受影响,但是中重度患者出血角膜的上皮及上皮下病变。因此,如出现不适,一定到正规眼科医院及时就诊。确诊后,患者应在家隔离休息,同时还应进行规范的治疗,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

 

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这些事要注意!!!

 

至今还有不少人,尤其是老人会认为“看了得‘红眼病’的人,自己也会得病”。但这其实是对“红眼病”最典型的认识误区。“这也正说明了‘红眼病’的传播能力强。只不过如果真是通过眼睛看一看就能传播,那么眼科医生不都要得病了?”汤淳医生再次澄清:

 

“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光看不接触是不会被传染。她解释说,只有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受污染的手指、毛巾、衣服和其他物品或水源,或者与病患共用眼部化妆用品、外用眼科药物、电脑;在受污染的水源里游泳等才极易染病。

 

游泳前滴眼药水能更好的防护、眼睛患过“红眼病”就不会再复发等等,这些也都是对“红眼病”片面的理解。汤淳医生说,如人们在生活中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细菌病毒感染,或是病好了又接触到患病者,“红眼病”重新复发也是极有可能,并不是患过一次后就不会再复发。

 

“红眼病”防治的重点场所和单位包括:

 

学校、幼托机构、游泳池、农民工聚集地、集贸市场、证券交易所、理发店、浴场等。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汤淳医生特别提示:

 

日常使用最多的手机,办公用公用电脑键盘、鼠标,公共娱乐场所中如电影院的3D眼镜、KTV中的麦克风等也要特别注意,都可能存在潜在威胁。

 

对于办公室一族可以自带酒精、棉球定期擦拭鼠标和键盘。浓度为75%的酒精完全可以将鼠标和键盘随时进行消毒。

 

专家提醒: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脸盆、毛巾;

 

外出入公共场所如商场、泳池、公车和学校等接触身外的事物后,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

 

身边患者所用的脸盆、毛巾、手帕等要煮沸消毒,并分开放置;

 

患者应进行隔离,患者的洗漱用品应消毒,不用手揉眼,患者禁止进入公共浴池及游泳场;

 

发现该病应及时向主管卫生、防疫部门作传染病报告。


要想彻底预防“红眼病”,只有抓住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身体抵抗力和注意个人眼手卫生,才能更好地将”红眼病”挡在眼外。

 

据悉,全市设立多个“红眼病”监测点,凡设有眼科门诊的医院,无论公立还是私立,从市级、区县级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据每天均及时向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报。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李若楠)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咨询热线

021-6271-7733
7*24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