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庆华:日夜吸氧也要坚持,雪域高原的光明使者
时间:2017-07-28来源:外联宣传部点击数:166次

(邱庆华)

 

       西藏日喀则,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高原日照多,辐射强,干燥少雨。这对于每位援藏的医生来,无不是一场生命考验。

 

    “我现在讲话都是吸着氧气讲的,一天下来除了在医院来回走动不方便吸氧外,其他时间基本都要吸氧,如果不吸,就会气喘很快,喉咙干燥特别难受……”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生邱庆华说。

 

       邱庆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今年7月初,邱庆华作为上海市首批援藏眼科专家,入驻日喀则人民医院,开启了他为期一年的眼科医疗援藏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

 

       日喀则与上海,相距数千里之远,医疗技术更存在较大“鸿沟”。援藏时间有限,在宝贵的时间内如何弥补“鸿沟”是每位援助医生最值得深思的问题。授人以渔,带入先进理念,是良策。

 

       据悉,为进一步促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组织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上海市积极响应号召,于2015年8月中旬派出了首批援藏医疗队,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援藏。截至目前,上海市已派出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援助工作已显现成效,全面提升了日喀则市医疗水平。

 

       过去援藏方式更多的是“输血”,而如今是“造血”。邱庆华此次代表的是上海市首批眼科医疗援藏队伍,将从“医、教、研、管”四个方面帮助日喀则人民医院提高眼科医疗工作,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专业化的眼科医疗服务。

 

       据知,为保证教学质量,邱庆华还与当地眼科医生签约“师带徒”协议,将自己所学知识及先进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眼科医生,“逼迫”他们认真学,以造福更多老百姓。

 

       藏族居民饮食习惯独特,外加高原缺氧,因此也出现了许多藏族独有的病例。据邱庆华介绍,当地白内障基本是全白为主,且年纪相对年轻,和其他地方的病人情况完全不同。针对这些病例,不管是临床医疗还是科研,几乎都是空白。由于当地基础条件缺乏和落后,整个西藏几乎未开展过玻璃体切除手术,导致当地居民眼疾病“堆积如山”,带来了无限隐患。

 

       为此,在短短二十几天时间里,邱庆华顶着强烈的高原反应,每日吸着氧气,加班加点协助日喀则人民医院眼科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医疗服务流程,对医院设备、药品等进行查漏补缺。同时,将上海先进理念引进当地医院,慢慢渗透于眼科工作流程中,给予医生信心、给予患者希望,可谓雪域高原的“光明使者”。

 

       邱庆华对此感慨,“将上海先进理念及医技带来日喀则,这是润物无声的技术输出。这次来援藏,更多的不是来“输血”,而是来“造血”的,在这里自己更多的角色是作为一名眼科老师,把“渔”授于当地眼科医生,让他们能快速成长起来,待我们返沪后,他们能将“新血”造福于更多眼疾患者,这是此行的目的,也是我最大的一个愿望,吃再多苦,流再多血,哪怕夜夜吸氧才能入睡,我都不怕!”

 

                                      

作为眼术骨干为藏“造血”

        作为眼科技术骨干为藏“造血”

 

       医疗援藏,效率最高、最有针对性的援助莫过于委派学科带头人。据悉,自2015年8月起,上海市卫计委就通过实地调研,创新提出“组团式”医疗人才援藏模式:从12家三甲医院抽调12名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组团来到雪域高原。

 

       日喀则人民医院是一家兼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2015年11月,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正式吹响了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的号角,为此,对规范及提高眼科等各科工作水平的需求迫在眉睫。

 

        作为上海市眼科领域的领头军,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委派副主任医师邱庆华作为上海市眼科技术骨干前往日喀则进行眼科医疗援助工作,正式开启上海市眼科专家入藏“造血”模式。

 

        邱庆华作为日喀则首位眼科援助医生,同时又面临日喀则人民医院“创三甲”的关键时期,有很多工作流程需要去完善,很多制度需要去制定,很多技能需要去创新,之前医院仅有的眼科医疗设备也远远不能满足当地患者的需求。为此,邱庆华刚到不久,就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协助开展各项工作,为帮助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争创三甲医院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透露,每批援藏队伍中几乎所有人都出现皮肤瘙痒、鼻出血等现象。“由于气候太干燥,我也流过好几次鼻血,但每次一想到有那么多患者需要帮助,有那么多学生在等着我,顿时又满血复活了,这可能是一种信念在支撑吧。”邱庆华说。

 

       一名年轻的白内障患者,辗转于藏区多家医院,均被告知无法治愈的情况下,幸运地遇到了邱庆华,邱庆华告诉他做手术可以治愈,这个消息给他带来了希望,让其好几天都开心的睡不着觉,幻想着自己复明后的种种新生活。

 

       据邱庆华介绍,由于当地高海拔缺氧、日照辐射强,白内障、翼状胬肉及眼底病发病较多,且发病早,重症患者居多,但由于设备不足,加上其他条件限制等因素,一部分经济条件稍好的患者可以去北京等外地求医,但经济基础差的,也只能“听天由命”。所以他此行的目的,一定要好好“造血”,给更多藏民带去希望。

关系让人温暖

       医患关系让人温暖

 

       邱庆华介绍,因为信奉佛教的关系,藏区医患关系很融洽。即使医疗效果不好,甚至无药可施,患者仍对医生非常尊重,如有医生来访,他们会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热情招待。当地人也非常感谢政府、医院领导对于藏民的无私帮助。这也是让邱庆华最为感动的地方。

 

       高原考验着援藏医生的体能,涤荡着他们身为医者的赤诚之心。邱庆华吐露心声,“虽然这里气候条件非常艰苦,但淳朴而可爱的藏族患者对医生无限的理解与崇拜,令我非常感动,再大的付出也值得。”

 

       夜夜吸氧入睡,也要坚持下去,只为那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和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扎西德勒”。

 

供稿:外联宣传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咨询热线

021-6271-7733
7*24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
Baidu
map